详解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电影语言的应用
我们知道电影是将一个故事情节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下来,其中电影是有分许多不同的电影语言元素的,不同的电影语言有不同的所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电影语言的应用吧。
电影语言,就是是电影在表达电影思想、再现所记录的生活的时候所使用的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镜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画面形象创造的元素又有表演、场景、照明、色彩、服装等。说白、音响、音乐、以及声音和画面组成的新的蒙太奇方法——“声音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等又是电影语言的另一种形式。
(一)记录镜头的特性
纪录片的电影语言,首先要遵守纪录片拍摄的“非虚构”真实性原则,用写实的镜头真实地记录。其次,再记录和还原生活的真实的时候要做到真实和准确。这里的让镜头如何记录、选择、传达就牵涉到镜头语言的应用。
纪录片的本质是记录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以还原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生活为目的,真实和准确地再现生活根本。
在真实电影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电影语言元素中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处在没有重要意义的地位,都可以不使用或尽量少地使用——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生活的原生态, 电影语言的应用要遵循准确性的原则,不能弄巧成拙。例如,表演就是纪录片的大忌,因而决不能使用。音乐的应用在真实电影中只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或者纯粹的片头片尾渲染作用,所以使用时要十分的谨慎,而且要求准确,因为它会起到一定的视觉引导作用,影响观众对影片再现真实生活的关照。除去以上几种,电影语言重要的就是镜头和剪辑了。
因为镜头的直观能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使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所以说镜头再现现实世界里真实生活空间的“直观”是电影画面的*大特点。因而,镜头的应用上,人们普遍赞同长镜头理论、全景深镜头理论时适合纪录片的创作需求的。
镜头与导演的介入后生活成为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后的生活,而非真正的生活原生态。但是,真实电影的真实,并不是完全指原始生活的真实,而更大程度上是指向镜头对生活进行时的真实表现,真实地记录现实中的人们。
为了达到这种“真实”的效果,很多纪录电影创作者使用了全景深长镜头,认为这样可以真实地,准确地记录和再现现场。现在我们知道,全景深长镜头,不是纪录片的专利,而且,使用不当还会成为很好的写意镜头,对纪录片适得其反。这就是所谓的电影语言表现失真。
不少观点认为,长镜头和全景深就可以真实纪录与还原了。其实不然,镜头的记录和还原诠释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贾秀清老师认为镜头的纪录功能和诠释功能之间存在多种关系——“一种纪录一种诠释,多种纪录一种诠释,一种纪录多种诠释,多种纪录多种诠释。”(《纪录与诠释》贾秀清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1月版134页)
虽然有时人们会说:“摄影机不会说谎。”事实上,电影工作者决定摄影机记录影像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会扭曲真实地呈现。在《意志的胜利令》(Triunph of the Will , 1935)中,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使用许多希特勒的低角度镜头,让摄影机向上拍摄,使他看起来有力而冲高,并将他脸部特写镜头和激动的群众的远景互切,暗示希特勒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演说者,能激励、操控和领导人民。
(二)选择与重组——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结构
纪录片的任务是记录事件的发生。真实电影要表达的是对真实事件的再现,而不是用幻想来结构,因此,一部好的真实电影的镜头,往往可以作为证据或史实,记录某个事件确实发生过。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把客观记录的事实材料呈现出来;它应该善于运用材料来证实一个主张,或思考现实。
当然,对于直接电影,看起来好像是躲在一旁****,然后罗列出来给观众。其实不然,每部成功的纪录片都很清晰,但可能隐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主张。
对材料的运用组合,对整个实践的叙述方法的选择,对于影片的表现至关重要。
因为真实电影是艺术品,是一个有艺术价值的再现真实的艺术品,要对观众负责的艺术品,而不是随便的涂鸦之作。所以,它有使自己被观众接受的使命,有对观众负责的义务。所以,作者就要在这里发挥它的才华了,把自己的思想,把真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用艺术的方式体现出来。而真实生活唯有用艺术才能很好地再现给观众。所以电影剪辑,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在《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North , 1922)这部确立现代纪录片标准的电影中,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不仅记录并呈现因纽特人干农活的基本特征,也依自己的观点挑选素材,某些场戏经过排演,许多部分是特地为摄影机表演的。例如在海边猎杀海象的场景,其实那时纳努克已经使用****来猎杀海象,但是弗拉哈迪对纳努克说:“我要的是捕海象的镜头,而不是海象的肉”,所以纳努克用了父辈的方法使用鱼叉来捕海象。(《解读电影》How Movies Work布鲁斯·F·卡温着,李显立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2页)
《北方的纳努克》的排演,是一种“假真实,真纪录”。在这里我且这样说。因为纳努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已经较为先进,但是导演让他们用他们父辈的狩猎方法、生活方式来重新演绎因纽特人的生活,他们的表演和其他的现代的表演不是一个概念,因而具有可纪录的价值。这种相当于真实再现的排演,在纪录电影中有重要地位,它让人们看到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发生一次”,看到的“应该算是真实”的生活。
(三)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电影语言应用原则
并不是我们把镜头对准了真实的生活,我们的电影就能再现生活的真实了。因为生活经过镜头的变形取景,在成为电影以后,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
诸埃尔·伯奇在《电影实践理论》中说:“一个‘苹果’镜头,在眼中滞留两秒钟,可能表示这是一只苹果;十秒钟长的‘苹果’镜头,可能表示这支苹果的品种,或者这只苹果的优劣,或者这只苹果的诱惑……总之,镜头的意义已不止于一条关于苹果的信息或者苹果的形态,而是更过、更丰富、更自由的信息与意义。”(《电影实践理论》诸埃尔·伯奇 着,周传基 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32页。)
这样,我们看到,镜头的记录和表现功能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化空间,同时也是对真实记录的一种挑战。因为一个记录镜头,稍不注意就成了一个写意性镜头了。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纪录片应该力争做到用事实本身去说明问题,这个就是要把当事者亲身经历的过程作为事实本身具有的说服力呈现给观众。不少纪录片创作者总习惯用画外解说词加空镜头,借助音乐或其他间接的手法去说明问题。这些方法在真实电影中也比较常见。例如《北方的那努克》,由于是早期电影,没有同期录音,只有通过后期配音来完成补充说明。配音在片中很重要,音乐的旋律暗示着故事发展的方向。在这部片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拉哈迪的叙事能力,但我们也看到了排演对纪录片的致命伤害和音乐叙事的缺憾,看到真实生活在排演下的“真实性”的失落。因为真实电影要表现的是真实,是事件本身说明的真实,而不是制作者告诉观众的真实。因为即使是*好的解说词,*美的音乐,*精良的制作,也等同不了和替代不了用事实本身说明问题。所以,如果纪录片要靠借助事实本身以外的其他手段来表现事实,其说服力将是苍白无力的。
以上就是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电影语言的应用详细介绍,电影的电影语言应该强调真实性,将真实的镜头记录下来,让观众看到真实的状态。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关电影纪录片的电影语言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木屋配音网,希望能帮到您。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上一篇:怎么理解真实电影纪录片的真实性
下一篇:真实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详解)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