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解说词的翻译
解说词英译是非常专业的知识,今天木屋小编来谈解说词的英译策略,英语解说词词具有口语体、用词、句法和情景语境特征,而且还具有书面语体中表达逻辑性强、以及使用描写性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在旅游景点讲解时。英语导游词的翻译要在体现其语言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
策略一:提供对展品基本信息更为完整的各项描述。中国博物馆的英语解说词通常都是其中文解说词的对应翻译。而英文解说词应在原来较为简单的中文解说词的基础上,补全信息,提供涵括展品的名称、制造年代、制造地点、外观尺寸的更为完整、翔实的解说词。美博与英博均在解说词篇首提到展品的确切来源地,说明这应是一条基本而又重要的信息。而国内两家博物馆均忽视这一点,故今后在撰写解说词时应补全这类内容。
策略二:翻译有关展品的背景知识介绍。中文解说词的受众是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中国观众,因此中文解说词中背景介绍可以淡化处理。而西方观众由于缺乏这类知识,在欣赏中国展品时往往会产生困惑。所以,以西方观众为受众的博物馆英语解说词的重心应从以往东方只注重外观描述转向西方式更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 比照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模式,以中西思维差异为参照,通过大幅度增加展品背景知识介绍,来填补西方读者的文化“空白”,更好地发挥中国博物馆解说词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
策略三:采用注重人性化、具有中国自豪感的跨文化翻译策略。博物馆解说词基本上属于公示语的范围。因为博物馆解说词介绍的是鲜活灿烂的文明瑰宝,如果西方观众能在欣赏精彩绝伦的艺术展品的同时,又能读到亲切自然、明了清晰、充满文化自豪感的英语解说词,必定能在短短的时光之旅中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之赞叹。所以,中国博物馆的解说词(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应摆脱以往冷淡漠然、高高在上、“天机不可泄露”的姿态,在解说词中差多体贴、多解释、多夸赘。这样的“三多”解说词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英语解说词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让中国灿烂辉煌的文明大步走向世界。
上一篇:后期配音的技巧
下一篇:如何把控播讲中的参与感
特价配音